军士转业安置的年假,一次说清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55 点击次数:61
退役安置就业之后,年假一般是根据公司规定来安排的,一般是在工作满一年后才能享受。平常少不了忙碌的工作,年假一般都是集中在大节假日期间,像过年啥的,正好可以和家人团聚。不过,具体时间还是得看公司政策,有的企业弹性比较大,可以安排得灵活点儿。
我觉得大部分哥们儿都会说,第二年,甚至有可能是第三年。
其实啊,对咱们退役军人来说,理论上在就业安置的那年就能请年假,其实就是咱们大多数人不太清楚这事,或者说不太想提起罢了。
这不,有位战友就去跟当地的人社部门打听了一下这事儿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,退役军人的服役年限可以算作工龄,所以你在退伍后进入企业工作时,第一年的年假是可以按累计工龄来计算的,也就是说,虽然你在本单位工作还不到一年,但由于你之前的服役年限可以算入工龄,理论上你可以享受年假。不过,具体的执行情况还是需要跟你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确认一下,他们会给你最准确的答复。希望这对你有帮助!
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回复是这样的:你服役满两年,算工龄。进了企业后,第一年就能按累计工龄休年假,年假时长的计算方式是(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÷365天)乘以你全年应享的年休假天数。这个规定挺不错的,能让你的权益得到保障。具体的操作细节,建议你再跟单位人事部门了解一下,确保你能顺利享受年假。
这段话主要在讲职工在单位工作年限和年假计算的规则。简单来说,如果你在企业工作满两年,就算作工龄,这样第一年就能开始享受年假。年假的具体天数是根据你在单位工作的天数来计算的,公式中的每一部分都是为了确保员工的休假权利能被体现和保障。最后,建议你还是去询问一下单位的人事部门,确保自己对年假的具体安排没有疑问。总体上就是一条对员工有利的政策。
服役满2年就算工龄了,工龄还得和退役后在新单位工作的年限累加计算。这就是说,士兵一旦到了新单位,哪怕一天班都没上,照样算有至少2年的工龄,因此也满足了“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,享受带薪年休假”的要求,所以下面就可以安心休假了。
因为符合资格了,所以在入职那年就能放假,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带薪年假。只是说那年你休的假可能不是满额,而是根据比例算出来的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你当年的剩余工作天数和365天做个比例,这样就能换算出你能休的假天数,最后得出你实际的休假天数。
这条规定,不是什么退役军人的特权,也不是某个地方或某个企业随便定的,而是有法律依据的。
图片来自网路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,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的年限可算作工龄,退役后与原单位的工作年限可以合并计算。
《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)第三条规定,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的,享有带薪年休假(以下简称年休假)。
年休假天数是根据职工的累计工作年限来定的。不论是在同一个公司还是换了不同的单位,如果按照法律、行政法规或国务院的规定算作工作时间,都得算进来。还有呢,职工如果新进了一家单位,符合第三条的规定,那么当年度的年休假天数就得按照在这个单位剩下的日历天数来算,剩下的部分如果不足1整天,那就不能享受年休假了。
所以说,这位士兵只要愿意,就可以在当年申请年休假。两年的工龄对应的是5天假,那按照实际工作天数和365天的比例,估计也就能剩下两三天,甚至可能只有一天。如果最后折算后不满一天,那就没法享受年休假了。
甭管这位战友最后能剩下几天假,还是说能享受几天,这份待遇和这条规定,都是一种暖心的关怀,永远在那儿。要是能顺利请上假,那他在同事面前绝对会倍儿有面儿,心里满满的成就感。
图片是从网络上获取的。
这事儿真是方便,退役的那些待遇,不止这一样,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容,给大家带来了不少幸福感和成就感呢。
笔者转业的那年,军龄一满20年,就顺利拿到了15天的年假。说实话,笔者的年假可是咱们科室里最多的,连科长都得自愧不如呢。
有一个同事起初不懂这些规定,还觉得我不过是和领导熟,才能拿到比他们这些“老前辈”还多的假期。不过,当他们了解了具体的规则,明白了我的军龄和工龄之后,便不再说三道四了。虽然我在单位是个新面孔,但从工龄上来说,绝对算得上是个“老同志”了。
巧了,老张刚到单位不久,就遇上了要派人去村里的事儿。这回选驻村的人,关键的条件就是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基层工作经历。
有人跟老张唠叨:“你这小子刚来真是太合适了,十有八九得让你去驻村,顺便凑够点基层经历,不然往后升职可是得费劲儿。”
老张嘀咕着:“去就去呗,驻村其实也没啥,关键是我这次去可不只是为了补经历。我在基层的营连工作都十来年了,按规定,部队团以下的服务经历早就算得上基层经历了,所以根本用不着再凑什么。”
老刘最近和同事们闲聊养老制度改革和延迟退休的事儿,结果大家都挺唏嘘的,听说最低缴费年限从15年变成20年了,心里都觉得这时间算是又无形中加长了。要是达不到这个标准,那可就连领养老金的资格都没得了,真是让人着急啊。
可老刘听了这话,脑袋里倒是轻松了不少,骄傲地对大家说:“你们看,要不是觉得那点钱太少,加上我也不想老待家里,我早就可以选择直接退休了。你们知道吗,我这20年的军龄算是缴费年限,基本上已经保证我能直接拿到退休金了,真没这么决定只是我自己心里还想着呢。”
图片是从网上找的。
在一阵阵赞叹声中,老刘心里乐滋滋的,隐约觉得自己当兵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干的,似乎也有了点儿价值。而那些现成的、当时兑现的退役待遇,确实让他们的退役生活方便了许多,让现役和退役之间的衔接变得特别顺畅。
有些人可能会问,咱们对退役军人这么照顾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?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比其他人要多一点儿特别待遇。就像有人说,天天没上班却还享受那么多假期,这看起来确实有点不公平。不过,退役军人为了国家和社会付出了很多,他们在军队的辛苦和牺牲,这些不是简单的假期能衡量的。
笔者提到,这些退役所享受到的待遇,可不是单纯的奖励,而是一种认可和关怀,同时也是对他们的支援和帮助。
大家都知道,军队和地方在不少方面有差别,但其实也有许多相似之处。说到退役待遇,那可是直接关系到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,必须得做好对接和落实的工作。军人在服役期间,其实只是岗位分工不同,并不存在好坏之分,军营里干五年和在工厂里干五年,本质上差不了多少。因此,把服役经历当作工龄来算,纳入缴费年限,这样做既合理又合法,合情合理。
军人和地方的机制确实有不少不同之处,因此,保护和保障军人的权益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像那些将服役经历视为工龄的措施,实际上就是一种军地对接的方式,这种机制专门为退役军人设计的。它能有效地把军队和地方的经历连接起来,让退役后的军人在新工作和新环境中,之前的时间、经历和履历也能得到认可,避免了退役后重新开始的尴尬和无奈,真是太贴心了。
所以咱们可不能光盯着表面,忽视了他们在背后付出的那些努力和贡献。这不是啥不公平,而是最大的公正与公平。相信如果换作你自己遇到类似情况,心里也肯定希望能有这样的待遇和回报,就像是插上电源,立马就能用,立马就能看到效果。
要是你还有啥搞不清楚的事儿,那就干脆跟他们聊聊呗,兴许你就能放下心里的那道坎,明白他们的想法,理解他们的处境。